数据仓库表设计,数据仓库表结构设计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4-03-07 11:15 分类:资讯 浏览:56 评论:0
数据仓库模型设计的3种范式
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,即第一范式(1NF)、第二范式(2NF)、第三范式(3NF)、巴斯科德范式(BCNF)、第四范式(4NF)和第五范式(5NF,又称完美范式)。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(1NF)。
范式指在关系模型中,对于添加的一个规范要求,所有的域都应该是原子性的,即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,而不能是集合,数组,记录等非原子数据项。
概述 多维数据模型是最流行的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,多维数据模型最典型的数据模式包括星型模式、雪花模式和事实星座模式,本文以实例方式展示三者的模式和区别。
数据仓库的模型设计中,一般采用第三范式的原因 减少数据冗余 通过将数据分解为小的、自我包含的数据集(即第三范式中的实体和关系),可以消除冗余数据,减少存储需求并提高数据维护的效率。
雪花模式 雪花模式(Snowflake Schema)是对星形模式的扩展。
数据仓库的设计步骤
1、数据库设计包括六个主要步骤:需求分析。了解用户的数据需求、处理需求、安全性及完整性要求。概念设计。通过数据抽象,设计系统概念模型,一般为ER模型。逻辑结构设计。
2、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(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)。
3、数据库实现阶段 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,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、工具和主机语言,建立数据库,编写调试应用程序,组织数据仓库,并进行试运行。
4、选择合适的主题(所要解决问题的领域)2)明确定义事实表3)确定和确认维4)选择事实表5)计算并存储fact表中的衍生数据段6)转换维表7)数据库数据采集8)根据需求刷新维表9)确定查询优先级和查询模式。
5、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:需求分析阶段。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数据库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,并收集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。重点是识别实体、属性(字段)、关系以及使用场景,为后续的概念设计提供依据。
6、第二步再将前面得到的多个用户的局部视图集成为一个全局视图,即用户要描述的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。
数据库设计的过程是怎样的?
数据库设计过程,按照规范设计方法,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。需求分析分析用户需求,包括数据、功能和性能需求。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E-R模型进行设计,包括画E-R图。
数据库是“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、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”。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、有组织的、可共享的、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的集合。本文将介绍数据库的六个设计过程,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数据库的设计流程。
数据库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需要经过六个阶段的设计。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六个阶段的设计过程。需求分析阶段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(包括数据与处理)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,是最困难、最耗费时间的一步。
在着手设计数据库之前,我们需要对业务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。这一步虽然繁琐,却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。重视数据流与输入输出在定义数据库的表和字段时,我们要明确数据的来源和流向,这样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
相关推荐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- 资讯排行
- 标签列表
- 友情链接